许多大益投资者喜欢把2009年以后的茶当做新茶,这主要是因为交易习惯。习惯这东西最难改变,2015年的时候,对于2009年的大益来说,自然能算做新茶。但是现在都2019年了,从陈化的角度来说,把2009年的茶还算作新茶自然有点不合时宜。
▲数据来源:大益行情网
所以我把2013年以前,超过5年的大益茶看做以新茶来交易的中期茶。这几个年份是中期茶与新茶的缓冲带。这几个年份的大益茶既具备中期茶的特征,也符合新茶的交易规则,请交易者单独对待。
2009年的大益茶,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等待“破茧而出”。只要市场再往前发展一步,有些产品就会一飞冲天,当然也有的产品会被市场淘汰。(微信公众号:大益行情网)请注意,是“淘汰”这个词。被淘汰掉的大益茶会进入零售市场,但很难再被当做投资品。
在大益茶市中,有个概念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大益的产量,投资市场是有容积的。这个容易既包括投资者的资金总和,也包括投资者的库存总和。以前茶少人多,所以库存问题很少有人注意到。现在一年又一年累积下来,大益产能(经常年产量过千吨)就不能被忽视了。大益茶市到底能够承载多少茶叶,十万吨?几十万吨?还是上百万吨?虽然没人能准确说出,但是我想一定是有极限的。毕竟投资者人群在那里,增长的幅度在那里。当容积饱和之后会怎样?
大益茶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宗常规产品必然会被淘汰。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2007年大益茶比较少,几乎没有可供淘汰的大益茶,2007年大益相应削减了产能,也没什么可供淘汰的产品。2008年情况与2007大致相当,但是2009年普洱茶市场开始复苏,如果要有产品淘汰,2009年恐怕就会是起始年。
很多人只把注意力放在大益茶市的外部竞争上面,不同品牌同类产品的竞争,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但大益茶之间的内部竞争却始终被忽略掉,比如2009年,大益推出的“泡益泡”快销品系列,就明显不受投资市场的待见。再说那一堆沱茶,不也是升值乏力么,只见别人出,很少见人收。
最后从2009年的产品开始,会给大家引入一个“投资淘汰”以及“分散零售”概念,此事关乎投资者们的财富,希望大家格外留意。
来源:大益行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