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生(普洱茶)自唐代入载《蛮书》以来,记载有普洱茶史料的书有所增多,宋代有《续博物志》,明代有《滇略》、《本草纲目》等。清代的史料和文物有《滇云历年传》、《滇南新语》、《本草纲目拾遗》、《滇南见闻录》、《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普洱府志》、《易武茶案断案碑》、《永安桥功德碑记》、《信征别集》等。民国时期的史料和文物有《梵天卢丛录》、景谷茶人《纪襄廷墓志》、《思茅钧义祥茶庄包装说明单》等,为普洱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普洱茶文化具有多种文学艺术特色,有普洱茶诗词、普洱茶楹联、普洱茶民歌、普洱茶民间传说、故事、普洱茶小说、散文、普洱茶曲艺、歌舞、普洱茶邮票艺术。以茶会友,广变天下,茶文化搭台,茶经贸唱戏。1993年2001年,思茅市举办了五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促进了中外茶文化交流,促进了普洱茶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影响深远。
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誉为“灵魂的饮料”。而在思普区地域种植生产的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因地理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使其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具有解渴、提神、明目、利尿、健齿、醒酒、去油腻、助消化、降血脂、减肥、抗癌、保健等功效,有一种真、善、美的特质,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优良饮料,在国外被称为“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
茶文化是有关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在茶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始终内含着一种真、善、美的精神。普洱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融入了广大品饮茶者的生活之中,传扬到了海外。普洱茶文化是普洱茶叶生产力,它包含有物质文化的有形资产和精神文化的无形资产。茶文化的茶艺、茶道、茶德,通过品茶而产生、而升华,茶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随着人们的观察、体验、联想,可从饮茶的物质享受上升到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的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的精神展现,尽茶之真、发茶之喜、明茶之美,而作用于茶叶物质生产和精神社会。普洱茶艺有着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思茅开有普洱茶道馆,要求在操作茶艺的过程中把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处世哲学结合起来,体现茶人的行为准则。普洱茶的三味茶艺:清茶、烤茶、酒茶,以“清、敬、和、爱”的茶德,“和”为核心,体现出普洱茶艺的精髓:清茶表示尚礼达意、宾至如归;烤茶表示刚烈情浓、挚诚和睦;酒茶象征吉祥如意、共享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