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文化 > 茶知识讲堂  >  > 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林

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林

大益普洱茶行情资讯员普洱茶文化 > 茶知识讲堂2013-12-20阅读:4990


距澜沧拉枯族白治县城70余公里的惠民乡芒景、景迈山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民族,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酸性土壤,分布着近万亩的栽培型古茶林。为布朗族所种植,古茶树繁衍延续至今已千余年,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整个古茶园由景迈、芒最、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相连而成,通称景迈茶山。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芒景茶叶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距今已1300余年的历史。


故古代布朗族先民种植出来的景迈万亩古茶林仍遗传至今,一直在采摘利用。关于种茶的事,最初生长在这里的是“野茶”,实为栽培种普洱茶,布朗族先民经过驯化后成了“家茶”,其驯化方法是将茶树砍断,并连续三年施火烧灰肥后即成为“家茶”,其面积原有8000多亩,经几百年来当地布朗族和傣族连年种植,目前总而积达万亩。据地区茶学会专家考察,景迈、芒景占茶林中较大的两株,其中l号古茶树、树高4.3米,基部干径50厘米,树幅6.3米,离地面55厘米处分出枝干2支,直径分别为39厘米和24厘米。2号古茶树树高5.6米,基部干径40厘米,树幅5.8米,离地面77厘米处分出2支,直径分别为33厘米和l8厘米,叶长14厘米,叶宽5厘米,椭圆形,叶面平展,叶脉12 -15对。芽长3-4厘米,茸毛多。花冠直径4.8厘米,花瓣乳白色,5-6枚,花柱长1.5厘米,柱头3裂,裂位1/4 - 1/5,花丝140 - 170枝。种子直径1.2 -15厘米,粒重为1- 1.6克。据测定茶多酚为25%,水浸出物46%。古茶林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古茶林为单株,株距2-4米,行距3-6米,古茶树直径多在1O - 30厘米之间,少数在30 - 50厘米之间,也有树龄在几十年以内逐渐长出的茶树,茶树为乔木树型,树态衰老,人为砍伐或干预茶树生长痕迹明显,多数茶树上生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螃蟹脚”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是昔日景迈茶出口的特殊标志。景迈茶作为普洱茶产区之一,昔日加工销往全国各地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景迈、芒景一带的茶多数生长在万木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植物药物共存,采取花蜜的飞鸟和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了异花传粉丰富又特别,具有了珍贵的药物含量,喝了景迈、芒景的原始生态古茶,可以清热解毒,帮助消化健胃,防治血管硬化,消除各种疲劳,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生活在芒景、景迈一带的布朗族、傣族,长寿老人较多,七、八十岁牙齿完好,眼睛明亮,耳听清楚,记忆良好,生活可以自理。


澜沧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有关研究和报道,载于国内《农业考古》和国外日本《茶道杂志》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