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益茶资讯 > 安子说茶  >  > 安子说茶:沦为茶企“挡箭牌”的“标准化”

安子说茶:沦为茶企“挡箭牌”的“标准化”

大益普洱茶行情资讯员大益茶资讯 > 安子说茶2016-02-01阅读:7062

  前两天在地铁上看到报纸,上面写道西安肉夹馍加入非遗,然后迈上了标准化的路。我就开始想了,到底是国际规则将中国传统潜规则了,还是中国传统为了适应国际节奏而作出的规则改变。中国所有的传统产业好像都在经历这样的变化,中国茶也是,但是情况又不一样。


先来看看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公司标准化是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


以上是摘抄好搜百科相关内容,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1、其目标是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2、其作用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适用,就是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受益。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其目标是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这在茶行业来看,当下这种观念还很薄弱,因为茶叶在中国还属于农产品,农产品整体的标准化程度偏弱这是众所周知的,尤其产茶的地方基本上经济发展很一般,所以才会有产茶之说。甚至可以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前茶叶基本上都不敢内销,然后很多都出口赚钱,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惯啊。中国茶类品种繁杂,种类居多。


我们就以普洱茶为例,其分布的区域条件水平不同,所以基本上产品的制作都是“因地区制宜”。不过近年由于普洱茶的推广和社会的监督,普洱茶行业的重复性工作慢慢的开始趋同化,因为整体的技术没有很大的进步,基本上就属于模仿阶段。当我们这条路走得不通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学习“标准化进步”这种路子,依靠一步一步的过程和数据进行层层递进的进步,这也是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的主要进步方式。我们就拿熟茶来说吧,基本上熟茶还是以前的技术层次和操作规程,茶企在技术方向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只要他们的产品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也就衍生了当前茶品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概念横飞的时代。各种模式的熟茶应运而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想不到。


其实模仿成风也许能给予标准化一个契机吧,当其达到一个顶峰的时候,标准化的工作才算开始,也才慢慢的能步入正轨。以前由于进入者很少,所以相比较来看,整体的差异度还是比较大。但是现在安子之前也提到过,整体的产业链重心前移了,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高度模仿开始风行,也让整个行业的技术差距慢慢的变得更小,也就是说明标准化的基础已经具备。当然其中不乏有专门研究技术的企业,但是当前来看还是没有大的突破性的成果,这是后话。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就是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也就是说提高效能者优先。从行业角度来看,标准化当然是提高整体行业效能的。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教,标准化对中大型企业的帮助高于小微型企业,但是这是基于行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的,因为中大型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走量。但是当下整体茶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成熟的阶段,所以这种情况只能当做一种可能性。当下基本上大家的效能和效率都差不多,但是基本的常识就是中小型企业才比较划算做更高层次的标准化,中小型茶企其实是变相的给消费者说小微企业的产品没有达到标准化。同时在行业混乱阶段也诞生了部分捣乱者,产品不合格,也让消费者对小厂的产品避而远之。所以也就衍生了一个概念,叫做“挡箭牌”。很多稍微大一点的茶企都在以自己认为的标准化作为“挡箭牌”,而且谓之“技术门槛”,可笑之极。


其实从当下来看,没有几家的技术层面能达到此种程度的,你看看他们的标准化文件和规程是否高于同行业其他标准文件就大概知道了。而且在技术层面来说,普洱茶行业中不管是“拼配”技术还是“发酵”技术,基本上还处于不出问题就没问题,还是延续以前的技艺而已,毫无现代化产业的形象。很多家公司推出的很多概念类技术基本上都是新瓶装旧酒罢了,自欺欺人。


正因为当前同行业中茶企的技术层面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才有了概念营销、炒作等等各种茶行业的“新常态”。但是同时,当前来看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在标准化进程中又处于不利的位置。整个行业标准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也就是说现在的标准化基本上都是出于口头阐述阶段。在这个阶段,所谓的中小企业的标准化推广和宣传完全变成了一个对自己有力的“贸易壁垒”,挡在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面前。让小微企业觉得自愧不如,让消费者觉得厂子越大越可靠的假象。而在现实情况下,标准化只是一个最低的标准罢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小厂的很多产品在同等技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品质比大厂的产品好,这都是很可能的。大家要消除对小厂产品的误解,可以慢慢的去尝试一些专注于“品质为王”小厂的产品。企业并不全都适合做大,茶企你也可以做小做强。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都是有道理的。


有人说小微企业以后只能通过个性化来创造价值了,但是这个前提是在标准化比较完善阶段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微型企业基本上都是盲目的阶段,找不到一个突破点。还有人预言的说也许茶行业只能是这么一个个性化的行业,其实他没看清楚个性化是建立在提高效率和效能的前提下的,之所现在会出现茶农直接做生意那还不是因为当前介入规模的生产系统不划算吗,整个渠道的位置处于劣势。不过当茶农的地位和生产端的生产逐步步入标准化规程,一旦看到的利益和效率,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茶农加入规模化生产的。这里说的效率主要是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整个产业链就像一个生物圈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只有不断提高效率和的效能的生产方式才会长久。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电商会这么火,但是在其他国家并不是那么火,而且别的国家电商的发展还先于我国。因为在其他国家来说,有比电商效率更高的系统和线下渠道而已,这都是通用的。


当下大部分人做得都是模仿和营销的工作,如果真的有在技术层面的大进步,我相信茶企一定会突破十亿这个节点,迈向百亿。如果你的企业当前还是在为营销费尽心思,为卖不出去产品而烦恼,说明你们一开始的方针就有问题。停下来想一想,你们到底该往哪里走。小茶厂也不要一味地只是专注自己的圈子,也要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做到大而广,还是必须要有小而精的企业出现,这样整体的行业丰富度才会更好。

今天就到这里,我是安子,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