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好茶千姿百态,梅兰竹菊各擅胜场。近十年每一款称得上“好茶”的大益茶各有特点,要说它们有何共性,那就是贵。好茶价格不菲,这本不足为奇,但要从某一款具体的大益茶中跳出,放眼整个大益茶市,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最近这些年大益集团所推出的好茶占比远胜上个十年。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一名大益茶藏家从新人到老手大致会经历三个时期。
● 懵懵懂懂时拿一些入门级的茶练练手;
● 在对大益茶有一定了解后,藏一些进阶级的产品;
● 等到对茶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市场种种规则非常熟悉后,就可以进阶收藏大益茶中的上品了。
可是近年来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缩短了藏家的成长历程,也给茶市带来了些许隐患。

自从1701轩辕号拉开了明星大益茶的序幕后,整个大益茶的收藏流程被大大缩减。许多慕名而来的新人二话不说将其纳入囊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在1701轩辕号身上获得了丰厚的时候,在随后的1801千羽孔雀、1901沧海上不惜一掷千金,可接下来的数次回调又令这些新人们见识到了大益茶市残酷的一面,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收藏的对象。
时间久了,他们难免会发出一些抱怨的声音,至于会不会吓到后来者,我想各位心中一定都有答案,为了解决问题本身,这里就暂且按下不表吧。

大益茶市的发展离不开新人的加入,新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大益茶市向前发展的最大动力。比起加入大益茶市,留在大益茶市更具意义。假设在2021年有一万名新人来到大益茶市,结果一年后只剩下不到1000名,他们有的是赚一票就走,有的是亏钱了割肉认栽离场。这些人不管是因为哪一个理由离开,对大益茶市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造成这种损失的根本原因就是揠苗助长式的收藏投资理念。
新人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应由不同的大益茶组成,这就好比上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毕业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把收藏入门级的大益茶看做小学,再把进阶级的大益茶看做中学,将品质最出众的一类大益茶看做大学。大家就会瞬间发现问题所在——现在大益茶市拥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入门级大益茶),还用相当数量的大学(品质最出众的明星茶),中学部分完全不能同前面两者相匹配。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进阶大益茶,新人普遍存在一个跳级的问题。只有极少数天资聪颖(能够快速适应市场节奏)的人跟得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剩下的几乎都败下阵来。心里层面的原因就是茶价的大起大落搞崩了心态。

虽说市场奉行的是买卖自愿的交易原则,但从大益茶市发展的角度来说,营造一个对新人极其友好的环境更符合长远利益。市场中好茶越来越多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中端茶做陪衬。爱茶与藏茶向来相辅相成,只藏不爱终难长久。新人的进入需要老人们的指点,对茶有了一知半解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等过了以收藏入门级大益茶为主的学徒期后,就需要比入门级大益茶更高一级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端茶。否则直接入入手那些价格剧烈波动的明星茶会吓跑很多萌新啊!
来源:大益行情网编辑部